外资保险LP:苦于找GP而不得

发布时间:
2018/9/11 9:29:36
来源:
圣德资本 百里冰

没有寒冬哪来的春天?国内机构研究“怎么过冬”的时候,外资投资机构正持续涌入中国市场。8月初,全球知名的创业孵化器YC凭借着挖到陆奇这一重磅新闻高调宣布进入中国。更多的外资机构还在苦于寻找投资机会而不得。事实上,对外资投资机构而言,考虑到政策、市场环境差异等因素,要真正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RGA是全球最大的人寿再保险公司之一,目前,该机构正计划用用创投业务来开发中国这块新市场。旗下RGAX负责中国的母基金和直投业务。“我们刚刚投了第一个中国的项目,未来会重点关注保险科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科技 领域;母基金业务方面,目前也正在寻找合适的GP来合作。”RGAX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黄家颂透露。

 

对于今年的寒冬,黄家颂认为这对RGAX也是一个机遇。“我们用美元来投资,更容易找到好项目,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他表示。在选择GP的标准上,他认为“靠谱”最重要。 “最好,投资领域跟我们保险行业有相关性,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领域。”

 

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之下,LP对于GP的选择也更加慎重,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加剧行业洗牌。“2018年下半年各机构将面临一定‘生存压力’。”清科研究中心认为,拥有优秀历史业绩、实力强劲的机构更容易吸引到LP的关注,这对于新机构频频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而言,GP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或将得到改善。

 

GP:调整方向,捕捉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

 

对于一批早期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资机构而言,在已经投了大量项目的背景下,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则是如何捕捉到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2006年进入中国的赫斯特资本正把目光从此前的媒体领域投资转向科技领域投资。

 

赫斯特资本中国总经理董事胡盈青在上述峰会的演讲上强调道,赫斯特不只做媒体类的投资,也不只做时尚类的投资,而是关注TMT的每个领域。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AI的重要性已经和前三次达到了同一个高度。” 胡盈青表示。在她看来,AI的场景应用水平已经日渐成熟,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越来越明显,同时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放慢脚步甚至暂时止步、抑或克服大环境的影响保持自身的节奏,各家机构定位、投资逻辑和对未来的布局存在差异,选择的策略也不同。但毫无疑问,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始终是一个大蓝海,如何在当下的投资低潮中把握到机会,考验着投资的人的智慧和视野。